住宅價格長期均衡與總體經濟變數及政策關連性之研究-以臺中市中古屋市場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研究人員:王家仁、洪敦懌、袁增嘉、黃中佑
摘要:
本研究以臺中市中古屋交易價格為研究對象。探討臺中不同價格次市場之價格波動是否符合經濟理論上長期均衡的假設,若符合長期均衡的假設,則可檢驗各價格市場之交易價格不穩定的程度與總體經濟變數及政策間之關連。以不同住宅種類與交易價格級距,將臺中市價格市場區分為總體市場與大樓、透天各次級市場。資料為僑馥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僑馥建經公司)自2008年1月到2013年6月的買賣價金信託履約保證資料;實證方法以跨期最適模型為基礎,先將各次市場價格資料以自我迴歸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做落後期數、長期均衡與不穩定程度的檢測;再將符合長期均衡的各次級市場之不穩定程度,以貨幣供給額(M1B)、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購屋貸款利率(R)、企業貸款償還額(Bonds)與奢侈稅政策等,進行多元廻歸模型(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之檢測,瞭解各次市場之不穩定程度與總體經濟變數及政策間之關連。本研究發現臺中市各次市場之落後期數不同,大樓中價位次市場落後一期,透天高價位次市場落後五期,其他六個次市場均落後二期;透天中價位次市場與大樓高價位次市場,不符合長期均衡的假設,其餘次級市場則均符合長期均衡的假設。在不穩定性的程度,透天和大樓成反向關係,透天類型由低往高;大樓類型由高往低。至於,各次市場之不穩定程度與總體經濟變數及政策之關聯,僅大樓低價位次市場與貨幣供給額(M1B)、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購屋貸款利率(R)有關,其餘次市場均無關;在各次市場中,政策均無顯著,表示政策對各次市場均無效果。
關鍵字:中古屋價格、長期均衡、總體經濟變數、政策